中国文明网总站 | 湖南文明网 | 长沙 株洲 岳阳                      投稿邮箱:wenmingcdtg@163.com
常德文明网
首  页 文明创建 文明播报 深度评论 领导活动 视  频 道德讲堂 专题专刊 政务服务 聚  焦 志愿服务 区县动态 我们的节日 图片新闻 文  化 未成年人 党史教育 先进典型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深度评论
让新时代生态文明从塞罕坝开端
发表时间:2017-08-09  来源:常德文明网  字体:[][][]  [打印] [关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55年前,来自全国18个省市,平均年龄只有24岁的创业大军集结河北省最北部、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的塞罕坝机械林场。他们一茬接着一茬干,在沙地里播种、在石头缝儿里栽绿,像钉钉子一样,“钉”出百万亩林海,用汗水、用青春、甚至用生命在荒僻的高原上写下了一首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8月6日央视网)

  从荒原变林海,把一棵棵林木立在贫瘠的土壤之中,牢牢地钉在大地之上,112万亩的林海,世界第一大人工林场,每年创造生态价值超过120亿,塞罕坝的成功对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划时代的意义。“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搞好生态文明建设是党和国家制定的重大发展战略,是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一极。笔者认为,塞罕坝林场在生态保护、生态修复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对指导我国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有着“范本”意义,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应当以塞罕坝为开端,从这里吸取宝贵经验,扩大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果。

  让保护生态、绿色发展的理念从塞罕坝传播。曾经的塞罕坝漫天黄沙、气候恶劣、穷山秃岭,如今林木葱茏、绿水潺潺,成为京津冀北部的一道天然绿色长城,在修复生态、调节气候、保护环境的同时,也为当地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这源自于塞罕坝人对生态重要性的认同和理解,对坚持绿色发展的执着,他们创造的伟大奇迹再一次证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坚持保护生态、绿色发展的理念,才能让天更蓝、草更绿、水更清、云更白,才能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这一代人应当承担起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责,坚持保护生态、绿色发展的理念,让生态文明永驻祖国大地,造福子孙后代。

  让艰苦奋斗、矢志不移的精神从塞罕坝传扬。塞罕坝恶劣的气候环境和自然条件为其生态环境的修复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面对一次次失败,塞罕坝人没有退却,抱着“誓将沙愿变绿洲”的信念,他们伏冰卧雪、艰苦奋斗、科学求实、愈挫愈勇、矢志不移,献了青春献子孙,一代接着一代干,终于实现了沙源退守、荒山披绿的生态奇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是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各地都应当以塞罕坝人的精神为标杆,传扬艰苦奋斗、科学求实、矢志不移的精神,挺起时代使命和对子孙后代的担当,把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崇高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让绿水青山、茫茫林海的风光从塞罕坝延伸。目前,塞罕坝林场林地面积达到112万亩,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森林覆盖率由建厂前的11.4%提高到80%,林木总蓄积量达到1012万立方米,这是一座巨大的绿色宝库,也是一座雄伟的绿色长城。试想,这样的绿色奇迹若能在全国铺展开来,生态何愁得不到恢复,环境何愁得不到改善、雾霾何愁得不到治理?处在新时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更应把塞罕坝的绿色奇迹由点向面扩展延伸,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减少资源开发和浪费,提倡绿色低碳生活,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真正实现绿水青山更多、蓝天白云更多、鸟语花香更多的“三多”生态环境,让绿色在祖国大地层林尽染,让生态文明漫山传遍。

  塞罕坝是一部绿色的教科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应从这里学起,从这里开端,继续艰苦奋斗续写绿色传奇。塞罕坝同样也是一粒文明的种子,我们要在祖国大地上播撒更多塞罕坝的种子,让生态文明在各地生根发芽,结出硕果。(雄图)

责任编辑:杨鑫
0
   ※相关新闻※
2011 — 2013 版权所有:中共常德市委宣传部   常德市文明办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主 办:中共常德市委宣传部   常德市文明办   承 办:中共常德市委宣传部   常德市文明办 电 话:0736—7786168
地 址:常德市建设东路88号     E-mail: cdswxcb@changde.gov.cn
技术支持:中国常德政府门户网站   建议IE5.5,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网站常德政府网 常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