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总站 | 湖南文明网 | 长沙 株洲 岳阳                      投稿邮箱:wenmingcdtg@163.com
常德文明网
首  页 文明创建 文明播报 深度评论 领导活动 视  频 道德讲堂 专题专刊 政务服务 聚  焦 志愿服务 区县动态 我们的节日 图片新闻 文  化 未成年人 党史教育 先进典型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深度评论
防范“校园贷”重在加强教育
发表时间:2018-10-30  来源:常德文明网  字体:[][][]  [打印] [关闭]

  针对近期全国性多发在校学生向各类借贷平台借钱的“校园贷”行为,天津市教育部门采取多种措施予以重拳打击,同时提示广大学子:保护好自己的身份信息,警惕各种变相“校园贷”,遇到“苗头”立刻报警。(10月29日《中国教育报》)

  在明令禁止、坚决取缔的严格监管环境下,仍有一些“校园贷”改头换面、潜入地下,披上不同的马甲,依然从事着欺诈学生的不法勾当。如今,大学生因深陷“校园贷”引发的惨剧还在发生,带给家庭和社会沉重的伤害。“校园贷”之所以难以禁绝,固然因为其背后的巨大利益致使不法分子利令智昏、铤而走险,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不少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金融观念,对“校园贷”这种灰色金融产品缺乏防范意识和辨别能力。要做到有效防范“校园贷”,亟待加强在校学生的金融和消费教育。

  金融一直被誉为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和血脉,随着网络技术发展,移动支付、网络借贷已经成为流行事物,很难避免大学生与网络金融产品的接触。在各种“套路”的诱导下,主要还得靠学生自身去抵御风险。如果高校能够加强对在校学生金融知识的教育,多普及金融常识,提升学生对于金融产品的基础知识,提高他们的防范风险能力,那么即便学生不能完全识别“校园贷”的套路,也能够增强警惕和防范心理,更大程度降低受骗上当的风险。

  不少大学生之所以落入“校园贷”的圈套,也在于没有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受攀比心态和功利心理作祟,面对花花世界的干扰,没能够保持住应有的定力,沉沦于迷恋高消费的泥潭,才让“校园贷”有了可乘之机。高校也应在消费教育上多倾注心力,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消费观、价值观,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自我克制和自我驾驭能力,能够将精力放在学习知识、增强才干上,而不是在过度消费、攀比消费上耗费青春。

  供给与需求共同决定着产品的价值,如果能够通过更加健全与完善的教育,有效降低大学生在网络借贷上的市场需求,那么一些“校园贷”就会自然消亡,从而又减少大学生所面临的诱惑和风险,形成有助于推动校园环境安全的良性循环。“校园贷”带来的血的教训足够令人警醒,高校理当扛起应有的教育责任与社会责任,在教育理念和资源上进一步优化,帮助学生构建起抵御外部侵害的坚固“防火墙”,为他们的成长成才创造更干净更安全的校园环境。(古月)

责任编辑:曾楚乔
0
   ※相关新闻※
2011 — 2013 版权所有:中共常德市委宣传部   常德市文明办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主 办:中共常德市委宣传部   常德市文明办   承 办:中共常德市委宣传部   常德市文明办 电 话:0736—7786168
地 址:常德市建设东路88号     E-mail: cdswxcb@changde.gov.cn
技术支持:中国常德政府门户网站   建议IE5.5,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网站常德政府网 常德新闻网